1
对于体育舞蹈等级教学的内容,老师们只要遵循一个入门标准就行:只需要能够做到动作符合基本的运动规范,步伐准确、转度清晰、脚法正确、节奏清楚,其他的韵律感、身体的感觉等等都不需要。
基础教育就像流水线生产产品的第一道工序,将毛坯生产出来就行,只要毛坯做得符合标准,后期加工打磨就会省心又省力。
然而在教学过程中,我们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基本形态。毋庸置疑,导致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教学内容单一。
2 许多基层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但因为自身舞蹈素养的不足,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有效地解决,一般来说,最容易被基层体育舞蹈教师忽视的训练就是柔韧度练习。 宜昌拉丁舞蹈的技术使得其对肩部、胸腰、脊椎、髋关节、踝关节的柔韧度要求较高,同时也需要膝盖具备较强的超直感。 只靠一些常规教学方法,是很难达到较好教学效果的,有一些很实用的基本手段,老师掌握得越丰富,到了孩子需要提升的时候,就会派上大用场。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自制能力,就可以给他们制定训练课程,让他们通过长期不懈的练习达到效果。
3 不过,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对柔韧训练有畏惧心理,因为柔韧练习一定会伴随着疼痛感,尤其是最初练习时,每取得一点进步都必须维持在痛点上,积累一段时间,然后通过摆腿和踢腿等方式将韧带进一步的拉长,反复几次之后就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。 由于柔韧练习比较考验孩子的意志力,建议老师们将练习的要点教给家长,让家长辅助孩子练习。 都说孩子学习宜昌拉丁舞蹈要一步一个台阶,打好基础才是关键,可是在考级过程中,我们很少看到所有动作干净利落、舞蹈中没有一点杂质的孩子。 绝大多数孩子,无论是jin牌、银牌,还是铜牌,都能发现他们的舞蹈有着或多或少的不规范。
4 当然,有些动作的不准确与孩子的生理有关,可能他们的肌肉能力还达不到完成最靓丽动作的要求,但最起码要保证横平竖直。 简而言之,对初学舞蹈的孩子而言,线条是关键中的关键。考级时,有些孩子站在那里形象特别可爱,很讨人喜欢,可一开始跳舞颈部就缩进去了,这令考官百思不得其解——为什么越跳舞就越难看。 更有甚者,脊柱的形态也不是特别好,那就更糟糕了,所以,舞蹈动作要求规范,是体育舞蹈的最基本要求。